巴蜀小学管理文化


巴蜀的管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巴蜀人认为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特质、精神追求,学校的管理应该充满浓厚的人文关怀,为老师提供宽松的工作氛围,充分的展示平台,促使教师创造潜力的发挥。我们相信,只有教师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学生才有可能享受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获得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巴蜀的教师来自各个地方,有不同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背景,不同经历的教师给巴蜀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如何管理才能实现彼此文化的认同、价值的最优化?经过长期的探索,植根于巴蜀的现实,我们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巴蜀管理文化:管理是精神的引领,是行动的支撑,是情感的沟通。这样的文化凸现了对教师群体精神、行动、情感三个层面的关注。

(一) 管理是精神的引领

巴蜀管理对教师的精神引领不是靠宣讲、告诉这样简单的方式来完成的,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为教师理清情绪,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心灵花园。这种创造首先从倡导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始,为此,学校组织了形式多样、有质有量的学习,包括走进北师大听讲座、与新课程同成长互助论坛、巴蜀教师"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綦江行活动、教育名家巴蜀行活动。学习使老师们获得思想和专业的成长,给文化和精神的融合搭建起切实可行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校长充分发挥起精神导引者的作用,站在理念上位的角度,用事实、用追问、用对话等形式帮助教师梳理思路、调整心态,从而真正实现让教师高效地工作、愉快地生活。在巴蜀,有著名的巴蜀教师"心灵的考问"12语,有每学期一次的送书卡活动,有每天的一个水果、一杯牛奶,这些充满人文情怀的细节诉说着巴蜀管理对教师心灵的关怀和精神的引领。巴蜀希望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善待生命的人,追求高尚的人。巴蜀园不仅仅是老师们工作的场所,更是老师们释放自己生命活力、获得精神成长的地方。

(二) 管理是行动的支持

管理需要精神的引领,更需要行动的支持。只有行动才能产生效益。在行动层面,巴蜀管理做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巴蜀人认定,管理应该服务于教学的需要,倡导"三到":到教师心中去,到学生生活中去,到家长的困惑中去。在取得这样共识的前提下,巴蜀的管理从问题中来,回到问题中去;为问题而来,为问题而去;为有效而来,为有效而去。立足于传播经验,诊断问题,促进反思,管理者力求成为教师行动的有力支持。为此,学校形成了"3+2"工作方式、"1+1+1"行动研究策略、周五课堂研究行动、每周行动例会。

(三) 管理是情感的沟通

人是情感的动物,关注人的情感,帮助教师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是管理义不容辞的责任。巴蜀管理在积极地寻找情感沟通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每月一版的工作快递由校务部编印,由各个部门、各个年级组撰稿,内容涉及各团队的《工作动态》,发生在巴蜀园的教育故事;每月一版的还有《家长快讯》,它由家长服务中心组织编印,印制精美,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有孩子的心声,家长的育子心得,老师的真心沟通。

在各个年级组内部,每周会有工作提示或读书心得交流,书面沟通成为巴蜀大家庭信息与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网络平台也成为了情感沟通不可缺少的方式,学校有自己的教育网站,内设教育版、学生版、我爱少先队、校内教学办公网、梦想网校等板块,涵盖了学校与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等诸多方面,其中的留言板和教育论坛更是成为网上互动的阵地,起到了很好的信息沟通作用。 巴蜀教育热线面向全社会开放,由党员轮流值班,成为情感沟通的有益补充。除此之外,每学期由学校出面组织的家长委员会联谊会和分班家长会搭起了学校、班级与家庭之间的桥梁,由工会出面组织的每期一次的春游或者秋游以及各个年级组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搭起了教师之间情感深度沟通的一个桥梁。对工作有失误的老师,学校实行黄--红--绿三灯管理,其宗旨是允许失误,但不允许不改。从书面到网络,从电话到面谈,从会议到活动,各种信息平台的有效利用,使不同形式、不同层面、不同目的的沟通成为可能,这些沟通有效地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使不同岗位的巴蜀人都能心平气和、积极向上地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心灵共同体。

在充分理解认同巴蜀管理文化的基础上,巴蜀管理逐渐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即走动式管理、行动式研究、人文式关怀。这种管理风格也是基于对人精神的引领、行动的支持、情感的沟通。